黄梅县的三张文化名片:黄梅戏、黄梅挑花、佛教禅宗
Author
芽黑
生成
海报
友铺

友铺同城

关注
黄梅县的三张文化名片:黄梅戏、黄梅挑花、佛教禅宗
芽黑 07-12

      黄梅县,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尾南缘,鄂皖赣三省交界,南临长江黄金水道,扼八方之要衢,自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

黄梅建县于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因域内有黄梅山、黄梅水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现象。黄梅是驰名中外的佛教禅宗发祥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戏"、"黄梅挑花"和"佛教禅宗祖师传说"是黄梅县的三张文化名片,均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古塔西路

     黄梅县城古塔西路上的古塔叫高塔寺塔,又名百尺塔,俗称春笋塔、乱石塔。北宋祥符八年(1015)建,八角形,多层密檐式,仿木结构,用青灰砖筑砌而成,共13层,通高33.4米,为湖北境内大型多层密檐砖塔之冠。塔身的平面、立面、檐面均为内幽页,称“双幽页”结构,全国仅存二例。塔底层南面设一圆拱石门,可入塔室,室为长方形,室顶部作叠涩圭首顶。二层以上逐层递收,故为实心,不能攀登。最上层为叠涩圆锥顶式。各层设有佛龛、直棂、格眼窗,出檐及墙体均呈拱形,整个塔身华美、庄重圆和。

1986-1988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对该塔进行修葺,即拆除5~13层按原貌修复,塔顶新置仿宋青铜塔刹一具和避雷针,塔身外表全部施行化学处理,建塔盘、台阶及排水系统等。在维修过程中发现其塔的内外结构及出土的佛教文物是宋代砖塔遗存中的独有,为研究南方地区古塔建筑史和北宋时期中原佛塔瘗埋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有点像上海东方明珠的山寨版



东街

     黄梅县城东街本是一条老街,如今已经几乎看不出老街的样子了,只是居民仍习惯在此买菜卖菜




“究毛早餐”。这名字起的!


黄梅县文化馆三楼的黄梅戏班

     黄梅戏的前身为采茶调,后称黄梅戏。很多人以为黄梅戏是安徽省的戏种,其实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建国后,黄梅戏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黄梅县现有黄梅戏专业剧团1个,半职业剧团23个,村级业余剧团161个,演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梅戏剧团曾数度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专场演出及多次晋京演出,并荣获领导、文化部的高度赞赏和鼓励。1995年2月,黄梅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黄梅戏之乡"。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




本文由同城头条作者上传并发布,同城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同城头条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 103

第一次接受赞赏,亲,看着给啊

赞赏
0人赞赏
芽黑
1
3
5
10
其他金额
金额(元)
赏TA
申请头条作者号

便民信息

更多

推荐阅读

热门评论
随便说点什么
发表评论
爆料